2007年3月2日 星期五

馬兆駿驟逝 醫師:心臟病發前有徵兆~ 胸悶或痛別輕忽

東森新聞報 更新日期:2007/03/01 12:06 記者:記者蔣文宜/台北報導

知名歌手馬兆駿驟逝,引起外界關切,對於他的心臟病突發來不及搶回一命,覺得遺憾外,留下3名嗷嗷待哺的小孩更令人不勝唏噓。心臟科醫師表示,其實心臟病發之前是有跡可循的,尤其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、或在動態情況下經常感到胸悶或痛,就必須特別留意防範。

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袁明琦指出,根據國外定義40歲以上即邁入中年,不過國內可略為延後,從45歲之後到50歲之間,由於工作壓力沉重,必須負擔家庭經濟,則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時期,對於偶發的胸悶、胸痛更不能掉以輕心。

根據報導,馬兆駿的父親心臟病發逝世、哥哥也裝心臟支架,代表家族史就已是警訊,袁明琦說,再加上三高,如有高血壓、高血脂及高血糖等問題,就不能等閒視之,若平日工作壓力又大,這類族群便應該及早進行心臟血管的健康檢查,防範於未然。

袁明琦說,高血壓患者易導致血流阻力大,血循不順暢;高血脂則易使血液濃稠易致阻塞;高血糖會直接破壞血管壁使血流中斷。此外,癮君子也得多留意,因為菸中的尼古丁也容易導致血管壁被破壞,造成血管碎裂及雜質囤積,最後導致血管硬化或阻塞。工作壓力、睡眠不足、或是肥胖缺乏運動者,也都是導致血流受阻,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潛在殺手。

袁明琦提醒,如果本身已屬高危險族群,就得小心平日是否有出現胸悶或胸痛,他說,通常於休息的靜態下很少發生,多是在運動或某種壓力情況如爬樓梯、發脾氣時發作,仿如有塊石頭壓在左胸前,有種快喘不過氣來的「心絞痛」症狀。

若有已有症狀出現,袁明琦建議最好趕緊做心臟血管健康篩檢,了解心臟收縮情況、血流及心律是否規整,若已出現動脈硬化現象,則也建議應該每3個月定期做抽血、超音波及血管功能測試的檢查,以了解是否該換藥或提早防範。

沒有留言: